噪音如是说原名:ノイズが言うには,又名如此一丝噪音开口、Thus A Noise Speaks、Thus the Noise Speaks
暑假时分,从国外留学回来的Kacchi向自己的家人出柜了,她的父母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并报以消极态度。虽然Kacchi对父母的反应感到很沮丧,但依旧决定以拍摄一部关于出柜的电影的方式来再次面对自己的家人。
发布于2010年。由小田香执导,并且由编剧小田香携幕后团队创作。
真的好喜欢她。其实回味起来最大的妙处是几层不同的设置带来的情感断层吧,在展现她摆拍的时候,会觉得像human experiment,甚至把自己作为实验主体。而父母和她的真实流露,确乎是**家庭中最典型真实的紧张与沉默。观众时而审视,时而共情。这种断层的效果实在不像技术的卖弄,有最原始的笨拙,这反而很妙。
在更多的詞之間清澈不會趕上我。在困倦中沿著玻璃製作的血管拆成兩瓣藍,只有困倦是清楚記憶的。我知道在影像之中我是在夢。神明水中耳朵排布十一顆風鈴,我聽見我在用森林裡的陌生語言說話,卻如此熟悉,我知道這時候的我會指認一切名字,像現在吐泡泡母親卻沒看見我。先長出玻璃血管,這是最開始的,接下來並不用很久,有時間嗎?我不再知道。變成玻璃流在水面裡面,植物擁吻著語言沈落下去 我如何說,卻是重複,我知道你是真的,我還沒有被摧毀,好斑駁,我不知道
戏中戏的嵌套,用摄影机创造了三层空间,且用蒙太奇将零碎的时间拼凑重叠,提供了第四个维度的时空,很奇妙的感觉。画外音的钢琴,小田香自己哼唱的歌谣,这一切都将碎片的生活以创作者意识深层里的情感去做了捕捉。所以,你会发现很多瞬间所迸发的美。虽然在母亲说停止的时候摄影机依旧在转动,可是最后母亲背影的镜头又去消融掉了一切的噪**不和。我23岁时怎么没能去拍一部这样的私影像呢!
反复穿梭。**、旁观、重复。借毕业作品之名再度演绎是否能弥补理解的沟壑。虽然摄影机是暴力的,我在想中途把摄影机放下,取景框里是榻榻米的时候,小田香在干什么。
“这是毕设,不拍我就不能毕业”不错的一招,学到了
再次演绎着“伤害者”的家人和“被伤害者”的Kacchi,也再一次经历着两方曾经施与受的残忍。必须记住的台词、被设定的行动、不追求刻意的自然状态、貌似坦率的家信在Kacchi的绝对权力下用无法被制止的摄影机刻印,拍摄在进行,Kacchi也在实行着自伤的报复,直至影片结尾,Kacchi和友人对风的调笑达成了电影技巧上的某一种呼应,这种报复都没有结束。很难从Kacchi编写的剧本中挑离出曾经出柜宣告的真实,人物都是极度平静的,这种后设给予的可能性太多,但一如自白和信里所言,安静下来的噪音依然横行在身体里,我们对发生的一切完全知晓,所以必然那一种对自身和亲人的残暴悲怨从未被舍弃。我相信这是展现出的最真实的Kacchi/小田香,无论挣扎的困苦如何被日常的**铺设。
非常聪明的coming-out story,performance as a therapy, as a bridge for conversation, as a site for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真实出柜的题材以及处理片子的方式,都让人看到一个电影毕业生的潜力(所以后来也让小田香得以**贝拉塔尔film factory的项目)。当观众对摄影机的存在报以怀疑态度的时候(没有使用“合法”的第一人称,但又非《日常对话》般开诚布公地叙述),她很快勇敢地用重演的手段,让自己和家人再次直面这一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刻。对母亲落泪的**与捕捉,以及对她“小香,别拍了”的请求的无视,也反映出摄影机暴力的一面,需要在今后的年月里不断进行反思。但剧本与现实的对应与重合,迸发出某种难以言喻的能量,足以让先天粗糙的部分,转化为“噪音”般不容忽视的作者态度。做第一部片子,果然只有向内挖掘自己最想说的,用情感补足技巧的**,才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啊。#BISFF4#
传说中的被贝拉塔尔看上的作品,没想到现在这么酷炫超脱的小田香一开始拍的片是这样的:一个嵌套戏中戏的(伪)纪录片,通过和父母不断重演自己出柜的过程来消解性别的限界并建立家人间的联系。performance!但感情又都是真实的。从题材到方法,23岁就有这个水平,惊了。
20201212重看。结尾读信的段落眼眶湿润。小田在采访里说只有最后的眼泪不是写在剧本中的。影片里的kacchi无视母亲的拒绝,执拗地继续拍下去,像是一只**的小兽在咬牙抵抗;十年后的小田回忆说家人是爱着她的,只是不知所措,自己却将摄影机用作暴力的工具伤害了家人。种种理解不能的急切与刺痛,终究都在时间之中慢慢化作温柔。无法重来的画面中记录下每经咀嚼都有新感触的生活切片,这便是影像力量的最高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