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电影人:一部贯穿电影史的新公路影片原名:Women Make Film: A New Road Movie Through Cinema,又名Women Make Film、The Road Movie
《电影史话》的导演马克·卡曾斯于2018年完成了这部长达14个小时的影片,旨在就电影摄影机背后的女性遗产展开一场对话。影片无关男权**,而是一次浏览女性电影历史的“欢乐旅程”。内容涵盖40个不同主题的章节,包括开场、置景、科幻、爱情、死亡和剪辑等等。这些片段涵盖了六大洲的一百三十三位导演,从爱丽丝·盖伊·布莱奇早期的无声作品到俄罗斯导演琪拉·穆拉托娃,美国民粹主义者多萝西·阿兹纳和凯瑟琳·毕格罗……
发布于2018年。由马克·卡曾斯执导,集众多位蒂尔达·斯文顿、阿卓艾·安多、简·方达、莎米拉·泰戈尔、凯瑞·福克斯、坦迪·牛顿、德博拉·温格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8-09-01(威尼斯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14小时女影**,309部的ref量,选片够广且避过热,Cousins真会整针线活,看完约等于完成了一门选修课。兼顾了视角、技法、题材、主旨上的标新,小章节梳理也算清晰。今年份观影中最重要的新世界大门,也是唯一认真做了notes的条目。副产品是更多的单子和翻译坑(年末真坑了),期待来年把坑填满。
Criterion Channel; 一周看完 说实话感觉离期待值有不小偏差;本片并非是系统性的 而更像是A Glimpse of Brilliance;个人觉得援引00年代之后的影片意义不大 更想看到女性电影人在电影技法上的开创性的工作;章节的划分逻辑性也不强 不过总体而言作为一个survey还是不错
SIFF 2020 散场几乎全是女性的壮观场景
B / 看了1+4。第一次在大银幕看这种解析**,观感极为舒心(不管是评析文案的敏锐感知力,还是仙姑的旁白声音)。一开始还是对影片的题旨和选择的编排方式持怀疑态度,毕竟一部讲述“女性电影人”作品目前看来似乎暂时没有特意去解释“女性”的内涵。但后来想想这可能恰恰是导演思路清晰的地方,其创作逻辑或许是:一方面,她们只是恰好生理性别为女性又在电影创作史(而非被建构出的主流电影评价史)中留下了自己几笔的人;另一方面,影片选取的素材部分已经体现出了的差异化的视角。至少作为一部超长片,能挖掘出那么多完全没听说过的女性电影人已经很值得。为德尼马特尔雷查德疯狂打call!!!
太棒了嗷,像一部种草指南。想到还有那么多精彩的电影没看到就觉得还有点活下去的**。 @SFC美罗城 siff @2020-07-30 23:11:04
真的是老暴虐的**机器能做出的事儿了,130年电影史巨量女导演作品的索引和编目(共40个标题),开宗明义即:女导演拍了什么、用了什么技术、可以学到什么。看的是主观镜头、特写、超现实主义和梦境、死、结局、音乐和舞蹈。每段之间由行车公路影像连结,片尾去了爱丽丝·盖伊的墓地为其致敬。
20200725-上海电影节晚场,放映了40个章节中的Introductions/Openings/Tone/Staging/ Journey/Discovery。电影拍摄教科书观感。旁白对不同年代/风格/地域/色彩的电影的诸多拍摄元素进行细致点评,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彰显无疑。看完电影后欣赏官方网站(https://***.womenmakefilm****/)提供的700多部电影的截图与说明,余音绕梁,历久弥新。珍惜本片提供的观影视角与叙述素材!
上影节记录,女性主义视角的电影史,表达却不偏不倚,与其说这部片子是试图证明女性对电影的掌控力并不输于男性,更不如说它用电影本身在讲一个常识:电影是全人类的艺术。(即,它不属于一种***,或一种相对长久的社会规训)
SIFF@上影八佰伴。是从“看见女****”的工作这个角度来讲女导演。时长所限只能从整部影片中摘几个单元。影片最后:和男性主导的电影史为数不多的差别在于,我们在女性导演的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女性。
只看了Part 5,回头补上。马克·卡曾斯这次并非想讲一个平行的“电影史话”,而只是用女性导演的作品重新解答“电影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以此杂糅起经典名作、稀有冷片、世界电影和近期新片,用大量珍贵选段上了一堂精彩电影课,以此他也成功规避了那些刻板印象去定义“女性电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