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海平线原名:綠的海平線,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募集台灣少年前往日本海軍工廠生產軍用飛機,八千多名稚幼少年,自此離鄉背井,奔向生死未卜的命途。《綠的海平線》呈現台灣少年工在戰爭前後的人生起落,動盪時代裡只求生存的無奈、以及因時代改變而受翻弄的命運。 拍攝歷時四年,橫跨台灣、日本和中國三地,本片透過大量史料、影片檔案,以及數十位當事人的第一手訪談,以具宏觀意義的歷史視野,重現這段被人遺忘超過半世紀的歷史。首次擔任紀錄片旁白的音樂人林強,以他溫暖而誠懇的聲音,娓娓道來台灣少年工的故事 …… 得獎記錄 * 2008年金穗獎首獎 * 2006年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2006年南方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 入選2006年女性影展「台灣焦點」單元 * 入圍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類」 * 受邀參加2006年宜蘭國際綠色影展
发布于2006年。由郭亮吟执导,并于2006公映的电影。
日本败了,他们很痛苦。复杂的台湾身份认同啊。
课程要求要看,玩了一节课手机,现在靠豆瓣评论写心得。。。
問題意識出發的紀錄片,最後才揭露自己的問題是從何而來,來自一個日本小學校的紀念碑。動機先行的作品就很可以打開一種觀看的多元視野,不會侷限到某一個事情與某一個人身上
少年工的命运无疑是台湾本身的缩影。今天的台湾更像一个用不同材料拼接起来的怪异的布偶,身世如落叶如浮萍,曾被以**目的争夺,曾在**的风浪中不知要被吹向何方,如今更无法被任何一个国家接纳,因而寻求将现状定义成“台湾”本身,再去周边有相似命运的国家和地区寻求彼此之间的接纳和认同。大陆终究不能把台湾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不要重蹈覆辙,首先要真正尊重、理解、共情跟接纳。
小學生的一次偶然發現才讓這群臺灣少年工走出歷史的塵埃,正是這些無數的個人歷史痕跡才讓我們在歷史這頭怪獸的身後看到了更多被遮蔽的人與事。這些少年工出於不同的目的被捲入了戰爭,在戰後又由於不同的個人選擇走上了不同的命運歷程,留在日本、返回臺灣、前往大陸,命運各不相同,令人唏噓不已。
在台湾的纪录片展上看的这部片子,片子很短,但内容却在平时很难接触到,收获很多,结束放映后片场响起了掌声。想起了大陆,我们真的应该去尊重我们的历史。
所感念的并不是那些年,而是由是改变的一生
细腻有余。。。只有细腻,其他没了。 要没英文字幕完全不明白在干什么
非常搞笑的是,这张D9里的播放电影摁向上键,出了一个****音乐MV合辑的菜单....盗版**品好啊!
离校前中山路淘到的三张碟之台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