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之歌原名:蘆葦之歌,又名Song of the Reed
由婦援會出資,並邀請臺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以長達3年時間,在2013年拍攝完成的第二部臺籍紀錄片《蘆葦之歌》,終於確定要在今年8月14號「國際*安婦紀念日」正式於院線上映。 《蘆葦之歌》在2013年拍攝完成之後,已在臺灣各地舉辦瞭5場放映會,甚至遠赴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城市,舉辦多場海外放映會,引起非常多的共鳴與迴響,並且在2014年先入圍臺灣國際女性影展,接著更獲得中國四川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最佳人文關懷獎」的肯定。
发布于2015年。由吴秀菁执导,并于2015-08-14(中国台湾)公映的电影。
千万不要忘记****对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侧重点在于一个心理治疗的工作坊。这一部纪录片没有愤怒,非常温暖。“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熄”
看到最後理解了導演選擇不觸及某些部分的處理,人文關懷真的是臺灣紀錄片的特色呀
《芦苇之歌》取自《圣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熄。叙事技巧几乎为零,像社工自己摄录的电视台纪录片。与大陆的《三十二》《二十二》等同题材的纪录片不同,明显有着台式的柔软和抒情,更着重于在内心受到伤害后的疗伤,这过程漫长而持久,甚至持续一生,周围人的目光、生理心理的摧残、希望获得日本政府的道歉、甚至还有对年少时自己的责怪。唉。
2017****‘***’**展映影片。通过四个阿嬷的经历控诉这段难以启齿的历史。主持人介绍说影片中的阿嬷已经全部离世,她们始终没有等到日本人的道歉。看得让人感慨,难过。没有刻意煽情,着重展现阿嬷如何面对生活。非常好的纪录片题材但是不懂为什么全片基本以单机位为主。切入得不够深入。
TLS 看"阿嬷"时觉得控诉力度不够,看了这部才发现其实“阿嬷”已经算控诉得力。芦苇之歌真的全程疗愈:伤害你的人不肯认错的话,你怎样跟自己和解?晚饭前期吴导一直很高冷,直到谈起台湾政府不肯为***出头,才切中她的点,慷慨陈词义愤填膺,整个人的热情都迸发出来,好可爱^^
紀錄片受資本、法律條例、情感等影響。導演選取心靈工作坊的用心。但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構中的結構。這也應該對應了台灣進步與矛盾的現實。拍攝怎樣在心理治療本不能有攝影機出現的慣例下運行。吳老師的關懷也在於個人而非上升至國家,是一種感動而非真相,故事呈現的有趣一面自待讀者發現。
其实电影本身很一般,但是故事已经动人了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
以六個*安婆婆的故事,令人看到她們失去什麼還有什麼在纏繞住她們,而年老的她們還堅韌的面對,雖然內心創傷仍然深刻,但那份堅忍胸懷以及原諒放下,很真很真令人動容,此片沒有太過刻意的論述婆婆如何慘情,反而是逝去的那份無奈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是最為令人痛心,為婆婆們的公道留下了一個重要印記值得一看
跨越很久的拍摄 台湾志工的宗教性还挺抢眼的 但是叙述并不出色 胜在一种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