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漫游东湖又名Li Wen at East Lake
李文在东湖周围寻找一个“***人”。这部影片受“东湖艺术计划”启发,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模糊纪录和虚构的界线的方式展现了东湖边的一些人和事。
发布于2015年。由李珞执导,并且由编剧李珞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李文、左炎、小铁、吴维、燕子、麦巅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5-01-21(鹿特丹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44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亚太电影促进会奖(提名)。
个人以为《唐皇游地府》对电影这门艺术(演员表演、*化道等)有再造之恩,而《李文漫游东湖》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前行,轻**地就将纪录片剧**神怪片的界限模糊、打通并拓宽,顺带还致敬了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珞处理得自由又自信,涣散不成军,无的乱放矢,好看得不明所以,精彩得莫明其妙,建构**之辩,有如神来之笔。什么阿巴斯蔡明亮,都一边凉快去吧。
这个片子里有很多种话语啊,商业的、工程师的、民间知识分子的、百姓的、青年学生的、官老爷的,武汉话、武汉话改口的普通话、标准普通话……我要鄙视一下那个满口“建构”“**恐惧”的***,这种就是学一种话忘一种的典型,特别是那个“陈词滥调”,妈呀。李文身上官僚气和艺术气的融合还是很妙的
78/100 你看,泱泱中华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拍成纪录片:环境破坏、政府政治、宗教、多元群体现状和**历史…导演索性借用一片东湖将其一锅端了。
我就在李珞的大学读电影,看完泪流满面。我之前所拍的和我们学校现在所有人拍的都不是电影。什么贾樟柯什么娄烨,你可以套用新现实主义,你也可以套用**新浪潮,但这都是假的。只有当一个导演永远不放弃发掘电影语言的勇气,做出的电影,这才是真的。李珞的目光正是中国电影最缺少的。
1小时左右李文和学术女辩论是**,学术女甩了个“建构”,一下把李文搞懵*了,接着又是“**恐惧”, 李文彻底急眼了、、、
香港**电影节-李文看着70年代审判的照片用新闻联播的语调念出一个个名字然后唱起爱我中华 不知道为什么要哭了 (导演的话:有很多的东西在里面 人和环境的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 还有人和历史的关系)
漫似东湖水,散如浪淘沙。形若太极拳,四两拨千斤。西湖比西子,东湖效东施。鱼妖吃脚皮,龙王干着急。别提建构我不懂,我畏**你怎知!填湖盖房造机场,对着**唱爱国。一桩桩魔幻**,一件件啧啧称奇。
一个不再相信神话与宗教的民族,一个只求实利主义的年代,却每天上演着无比真实的魔幻主义;从纪录片访谈切入,不料拐入曲径通幽处,上承传说志异,下接民生百景,时空绵延,语境丰富;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小段落,照片一段印象最深,神来之笔。
即使故事最后散成了沙,成了李文的单口相声秀,但李珞最宝贵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电影意识全部都在。多年来,第一次在电影院泪流满面……李珞就是大陆最好的作者导演之一!
(又要修改年度华语片榜单了)与《唐皇游地府》异曲同工:在神话语境及纪录片(式)风格下讲述****政治现实,荒诞、幽默又极富洞见。与女***讨论出柜、“建构”和**焦虑的那场戏特别有爆发性,在争论**用一个跳接镜头切到女生刷手机彼此沉默的场景很妙,堪比《唐皇》的最后一场火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