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莱拉原名:أبو ليلى,又名噩梦迷宫(台)、关于莱拉、Abou Leila
1994年,内战仍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持续爆发。两个曾是童年挚友的警员,S和Lotfi正驱车驶往撒哈拉沙漠,寻找正在潜逃的****阿布·莱拉。Lotfi很担心自己脆弱的朋友会被弥漫在首都的死亡与恐怖击垮,一心想要让他远离那里。由于S不断变化的精神状态,影片不断在S的梦境与现实中切换。他们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的征程,逐渐变成了他们与内心创伤和暴力的对峙。影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影评人周单元,并获得金摄影机奖提名。
发布于2019年。由阿明·西迪-布梅迪内执导,并且由编剧阿明·西迪-布梅迪内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苏莱曼·贝努阿里、莱耶·塞伦、阿祖兹·阿卜杜勒卡德尔、福阿德·梅吉拉加、梅里姆·梅杰克雷恩、霍辛·莫克塔尔、萨米尔·埃尔哈基姆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9-05-20(戛纳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首作奖)(提名)。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 影评人周单元大奖 (提名)。
#Cannes2019影评人周(2.5)有些荒诞、有些怪异,前面以屏住呼吸的枪**面调度慢慢写实地进行着一场公路探寻,慢慢地幻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融,天马行空地不断变换,可谓叹为观止。(前边两个平行世界的剪辑和关联没那么突出)
要帮助路边翻车里的孩子吗,要拯救沙漠中浑身是血的男人吗,要救赎善意却罪行累累的羔羊吗?灵魂先变成骆驼变成狮子才变**类,所以才有街头屠戮的****,**杀童的错乱男人。这个国家是一座巨大的***院,蛇匍匐前行,豹喋血而动,人和野兽无异,锯足而走。恍然间,国家和个体都已被黑暗吞噬。
入围2019年戛纳影评人周的阿尔及利亚电影。梦境与现实、创伤和疗愈的主题算不上太新鲜,但拍得干净利落,节奏感特别好。兼有公路片和心理惊悚片(某些段落甚至有林奇感)的感觉,用大量的主观镜头、回忆和梦境展现S的心理图景(与阿尔及利亚沙漠的荒凉感甚为契合),而整个旅程也是一次自我救赎和成长。神秘的阿布·莱拉更像一个***寓言,或麦高芬。
阿尔及利亚电影,异域的风光,战后PTSD也同样是充斥着沙土血腥气味。从小善良的柔弱男主目睹了警察同伴被犯罪份子枪杀后精神失常,被反恐特警好友带去沙漠追凶。在住宿的酒店出现幻觉,把旅馆一家人**成吃同伴的羔羊从而全部砍死。影片的核心是善和恶的边界,善心也可能做恶事,映**战争中都是牺牲者无辜者也是在做恶。音效做得相当好,**仿佛直接穿屏而出。
23rd SIFF缘分票大惊喜。开场犯罪调度惊艳到。后面也保持了戛纳的水准,如同教科书一般。难得看一部阿尔及利亚内战题材的电影,虽难免被人说像林奇,对于战争创伤的精神梦境描绘还是挺有特色的。人群扒车配合上音效,羊与豹的隐喻和身份错位,梦境中不**物的混乱时空,值得4星。
“精神的撕裂与断层”。属于那种会被影迷们所推崇的拥有复杂电影感的作者风格范畴,其实非常无聊空洞。看得我都要患梦境PTSD…注定两极的一部片。对场景空间的理解还是挺颠覆常规的,几处剪辑点巧妙替代了镜头调度的作用,尽管处理地很粗暴。“臆想”与“现实”的分割成为了叙事的主体,同时推进且同时发生,更同时在两个空间中发生反应。角色失去了角色的意义,用大段篇幅去还原心理创伤上堆砌的**色彩印象。倒也不如把惊悚元素玩到底拍成一部完整的类型片,放弃经验带给创作者的影像直觉,这类题材局限性还是太强了,电影感塑造得再好也没法掩饰内容的乏味与情绪的晦涩。能提起兴趣的也就是在镜头向观众施压和冒犯的时刻。我看到的是无趣的自我溯源与戏剧隐喻,类同「安魂曲」。另外现在的公路片都开始向内寻找跃迁的机会了么?—23'SIFF
上影节最惊喜,一部电影概括一个国家。
当“恐怖”渗透**精神世界,噩***觉与现实混杂成了极为复杂的嵌套结构—北非沙漠男性PTSD版《穆赫兰道》。值得一提的是声音做得非常出色,**环境拟音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人物内心的代入感。两位男主角选角很成功,尤其是精神失常那位真是惹人怜爱…
「人們說,這整個國家是一座巨大的***院,我不同意,我相信惡者有罪,善者無辜」、「有天,你會醒來,發現戰爭終了;但,你還有一隻腳身陷其中,我希望你能鼓起勇氣,鋸足而走,在你又挑起另一場戰爭之前。」這部就是每年坎城總有的那種隻獎未收的遺珠。
#72nd Cannes# 影评人周竞赛。被认为是安东尼奥尼的《扎布里斯基角》和大卫·林奇的《蓝丝绒》的一个混合体。看上去是个警匪公路片,但最后竟然是个《少年派》式的神经刀剧作。故事时间设置在阿尔及利亚内战的1994年,从两名警察对阿尔及利亚****的追踪开始,**了干旱、炎热的沙漠,同时**了(精神处于异常状态的)警察S的内心幻觉;影片的后半段就在梦境和现实中来回切换。暴力场景,和剪辑方法比较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