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原名:Полторы комнаты, или 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ое путешествие на Родину,又名一个半房间、Poltory komnaty ili sentimentalnoe puteshestvie na rodinu、Room and a Half
一九八七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的传记片。 布罗茨基出生于**格勒一个***家庭,十五岁便退学浪迹社会,做过烧炉、运尸、地质勘探等十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多次入狱,1964年以“寄生虫”罪名被提起**,流放北方,后又被判五年徒刑。1972年,据布罗茨基自己说,他是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并且不由他分说,便被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的飞机,从此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的***外的生活。1972年他被迫离开祖国的时候,苏联政府为他指定的去向是***祖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他断然拒绝了,随后到美国定居,在大学写作、执教。
发布于2009年。由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执导,并且由编剧尤里·阿拉博夫、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Aleksandr Bargman、Sergei Barkovsky、Aleksei Devotchenko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9-01-23(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44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东方阵营奖 最佳影片。
布罗茨基传记片。想到了一本书名:活下去,并且要记住。
回溯。充满了缅怀的旧时光记忆和当下视角的对话重建。赫尔扎诺夫斯基的这部长片用了挺多技术的,动画、做旧的影像、抖动、黑白滤镜。有个布罗茨基和他女友从黑白切到彩色的镜头剪辑太直接了。本片不仅是要批判苏联时期的**,还要突出故乡的影响,布罗茨基是被迫离开故乡的。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爱,在最后的重建的三口**对话中奇幻上演。
继承了苏联电影的遗风,虽然有点纪录片的风格,但拍得很诗意。可惜找不到**资源,很适合收藏。
“狂风和暴雪令人黯然,所以我该穿黑衣*吗? 城镇和田野都被大雪湮没了,它们如此**,白到可以不复存在。”
整体像在读影像版的《小于一》,过于花哨了,但是在读诗的时候我还是很感动,啊!这就是俄语的语调啊!
电影中布罗茨基与父母的亡灵共进餐饭的时候,我妈发来消息,说她跟我爸正在边听我唱歌的录音边吃饭。今天中秋,好像。
那艘从赫尔辛基到圣彼得堡的慢船,开了诗人的整整一生。传记片要不要拍得这么*,非线性的结构,颇具创意的叙事太有趣了。后半部分出现的涅瓦河实在太迷人了,勾起了好多旅行中的回忆,那真是个能在岸边坐一整天的地方。
画面,诗句,音乐;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艺术品。如幻境一般的传记,而剪辑上的艺术处理像极了热内。
一切的一切,中国都是在象苏联学习!伟大的苏维埃啊!***害了多少人! 我渴望所有一个正常自由人渴望的一切!!!!
俄羅斯每次都讓我震撼死,是有多**。文藝優雅質樸*厚。目前位置看過的最好的傳記片,看完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