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马手莫兰特原名:'Breaker' Morant,又名“驯马者”莫兰特、烈血焚城
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在布尔战争期间,上尉莫兰特和他的几位朋友一起在英国驻*****役,在一次围剿布尔游击队的行动中,上尉亨特**被布尔人抓住并残忍的杀害,莫兰特于是奉上司的命令追击游击队并枪杀了所有的俘虏,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报复与方报复,双方的**层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把莫兰特和他的朋友推出来在替罪羊,以此来推卸战争中的责任。
发布于1980年。由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执导,并且由编剧乔纳森·哈迪、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爱德华·伍德华德、杰克·汤普森、约翰·沃特斯、布莱恩·布朗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0-07-03公映的电影。
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男配角。
当政权的威信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手下的棋子,这时候那些个体,一个个鲜明生命的反抗反思才更有意义。这场虚假的审判是人性丧失的见证。结束部分的快速蒙太奇+歌颂大阴**之歌曲反讽,印象深刻。
CC所选这两部贝尔斯福德,间隔十年却讲述同样的故事——**替罪羊。即便如此,你会发现故事选材依旧具有英伦特色:同情有所侧重,避免二元对立。没有谁是绝对无辜,也没有谁在彻底恶意。澳人军校被出卖,换来战争中止;黑人职员遭处决,发生于**修路。而英式风格的幽默自嘲也在巩固这种道德模糊感。
集体从来都和钢铁、光明、未来以及永恒相关联,而个人则是属于过去的,属于河流里一个卑微的水泡,属于田野里的土坷垃,属于瞬间。。。。。
尽管它最终弥漫着压抑,但是过程显得英气勃发。这是一次对于政治和战争的军事审判,因为它们毁灭的是人类的诗性。布鲁斯·贝尔斯福德让电影闪烁着掺杂了灰色的光芒,他之后大放异彩的《为戴茜**开车》也无法遮盖这部作品的独特韵味,只是《烈血焚城》显得更为沉静而不**现。
6/10。贝尔斯福德早期成名作。除了主题与库布里克《光荣》异曲同工,战争场面即无宏大气势,法庭辩论也未拍出激动人心之感,整体而言比较平庸。影片构图方面颇为讲究,在拍询问证人几处戏时,用出其不意的机位俯视、快速切换拉近的特写起了给**较大冲击的“强调”作用。 @2014-03-11 06:36:33
片子不错 但是实话说不吸引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法庭的场景让我想起12怒汉 不过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像12那么抓人 几乎要睡着了 但真心是好片子
剧本相当好,看似被上层**毫无翻盘希望的案子居然被一个经验不足的乡村律师一步步扭转过来,期间**精妙的思辨和反诘令人拍手称快!虽然结局依旧是个悲剧,但律师的结辩词发人深省
早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就证明了,所谓的“人民战争”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正如罗伯特·李所言,“那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人民,带来的只会是无止境的争斗和血腥的**。”确认这一前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重新审视20世纪的中国历史了。
就在我大部分对白未明和历史背景空白的情况下,我还是能follow到它的主要argument而且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起Paul Newman。
**的替罪羊 不过我觉得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人,参加不义战争怎会有英雄??最后的枪决比较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