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提卡失序记事原名:Titicut Follies,又名谁主疯骚(港)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生于1930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法律学位,然后在巴黎做开业律师,以后又回到美国的大学教授法律。1967年放弃律师行当、开始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提提卡蠢事》(Titicul Follies)后,至今三十三年来,拍摄制作有三十余部纪录片,被尊称为美国60年代"直接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怀斯曼的作品总体风格是以美国的**机构为题,沿着"用镜头解剖**机构与人的方式并展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综观”的纪录方式、"一条道走下去”。 怀斯曼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美国波士顿。
发布于1967年。由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执导,并于1967-09-28(纽约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当几位纪录片导演被问及- 你心目中最伟大的纪录片是?□ 尼克·布鲁姆菲尔德:“也许是弗瑞德·怀斯曼的[提提卡失序记事](Titicut Follies,1967),影片是在一所***院拍的,拍得既有趣又恐怖。这不是一部我会时常翻出来温习的影片,但它确实非常惊人。
□ 索菲·菲尼斯(Sophie Fiennes,[胡佛街复兴]导演):“[提提卡失序记事],假如这是一部故事片,恐怕导演和编剧都会被逮捕。影片刚开始被禁,但真相是**不住的。
哎,可能因为没耐心看长片,所以只能崇洋**了。同样是对准***院,怀斯曼怎么就能做得那么简短有力,又把被拍摄对象的状态真实地砸到观众面前,而马莉的《囚》怎么就非要事无巨细地拖到近6小时!?当然,你可以说不那么病人戏剧化的时候,才是生活的真相,可以认为《囚》把作者态度掩藏更彻底。可至少在各类互联网**疯狂冲级的当下,我更愿意接收怀斯曼这样剪辑整理好了的“片刻真相”。
会让我想起想田和弘说的,摄影机是一种“暴力装置”,在剥削拍摄对象的身体和面庞。创作者如何突破这种道德感?进一步地,如何消除这种摄魂术的可怖与“可耻”?比马莉的《囚》冷峻许多:是把他们当做景观,而不是平等的人;是一种(无差别地)扫射,而不是同在。因为无需深入和**,已经有足够多现实浮出表面。人被动物化——这就是某种现实,记录和建造后的现实。尖锐的剪辑是为了揭示真相,是为了刺伤观众,但问题是,银幕前的你,可以直视这一切吗?这是怀斯曼的**作,他无声无息地完成了所有言说。让我们在一首歌里黑屏并让思绪蔓延。
1966年,纪录片在玩跳切,***在分析越共,***永远是***。
【上海电影节展映】60年代美国*****纪录片。**的警官护工几乎将病人当作囚犯,毫无人性尊严。怀斯曼的**作即贯彻直接电影的理念。无旁白无交流无交代,摄影机不撒谎。从题材到内容都无法不让人联想到《囚》。弗拉基米尔的状况与傅明刚惊人的相似(但大刚的变化更加惊人),不知马丽是否有所参考。即使是情景再现都演不出来这种神态与话语。莫非真是冥冥之中穿越时空国度产生的如出一辙的呼应?以欢乐歌声左开头结尾实在讽刺悲凉
疾病现象学,洗澡的病人和正常人一样放肆地亲吻当下。被输液管喂食的病人稳定的行为过程突然被死亡的消息扰乱;于是葬礼和晚会,一悲一喜,像丢失过后被重新找回一般,无悬念地放到最后。在这里,惯常成了仪式,仪式成了惯常。观察和解构的意识已然完备,形式整体性稍逊于怀斯曼随后那批作品
我发现这部电影的短评反而是最正常精彩的。***院歌舞剧,寻找病友的良方。这部居然曾经是**,现在看来没什么可禁的,无非是*****院拍了点儿说不上是否特别残酷的东西。
法律还是太窄了,生来就是有**的基因,你能把他怎样?里面有一个絮叨汉,一直不停的说,说的不是空话,全是思想,不重样,对世上的所有东西都批判一遍,说的停不下来,跟洛特雷阿蒙似的,是个症。
Jim的跺脚 ***的演讲 Malinoski的眼泪 Vladimir的反驳 Albert的香槟 Have you ever been lonely Have you ever been blue
影片因为侵犯病人隐私,而被禁,1968年所有影片的拷贝被召回并销毁。1969年,导演上诉,美最高法院拒绝受理。这是美国史上首例以“有伤风化;不道德;危及国安”以外的理由,被禁止放映的影片。1991年,多数被拍摄的病人已经死亡。最高法院准许影片发行,但条件是:导演在片尾加注解"拍摄后,***院的状况有**"。导演把法院的要求作了说明,也照做了。1992年9月,在PBS电视网播出。历经24年,重见天日
the nose-feeding scene is shocking, especially the mo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