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女王玛丽原名:Mary of Scotland,又名女王殉国(港)、龙楼凤血
18岁的玛丽(凯瑟琳·赫本 Katharine Hepburn 饰)从**回到了苏格兰,**了冒牌王后伊丽莎白(弗萝伦丝·艾尔德里吉 Florence Eldridge 饰)的统治。宫里的大臣们虽然表面效忠于玛丽王后,但背地里各怀鬼胎。 在大臣们的*迫之下,玛丽王后借给了**的达恩利王(道格拉斯·沃尔顿 Douglas Walton 饰),这段政治联姻让玛丽感到非常的痛苦。大臣们企图利用昏庸的达恩利王谋反,在阴谋得逞之后将其**,紧接着又将他的死,嫁祸给了玛丽的第二任丈夫博斯威尔(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 饰)。就在玛丽因为政权焦头烂额之际,伊丽莎白提出想要帮她一把,可这个阴险的**亦有着自己的算盘。
发布于1936年。由约翰·福特、莱斯利·古文尔执导,并且由编剧达德利·尼柯尔斯、马克斯韦尔·安德森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凯瑟琳·赫本、弗雷德里克·马奇、弗萝伦丝·艾尔德里吉、道格拉斯·沃尔顿、约翰·卡拉丁、罗伯特·巴拉、加文缪尔、伊恩·基思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36-07-28(纽约),1936-08-28(美国)公映的电影。
第4届威尼斯电影节:墨索里尼杯 最佳国际电影(提名)。
历史小白表示意外喜欢。本片的玛丽女王人设很好,不仅不弱反而以柔克刚,理想主义光芒万丈,就像她一出场说的,她要有做自己的自由,同时也要把这种自由带给她的人民。她努力去做了,只是事与愿违。包括男主博斯韦尔也是这种感觉,看上去是个位高权重的暴躁**,实则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能理解评论区有的观众觉得人设崩坏,但我相信历史上有过这样真正浪漫的**与女王。在阴云密布的宫闱里他们是唯一的亮色。 另外,我真的感谢舞台剧式的拍法和****风的台词。如果不这么拍肯定没这么好看。
风中的女王看了为玛丽的爱情流泪,但这电影很好诠释了为什么最后伊丽莎白成功了。玛丽的失败从不只是因为个人谋略不足,身处她的位置伊丽莎白也不一定能成功。不是人造就了历史,是历史造就了人。
苏格兰女王玛丽,从历史的角度比同**很多电影都要优秀,却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戏剧故事,因为观众从情感上特别希望她能奋起逆袭打败敌人或至少为盟友拯救,可她一败再败不断陷落,这里的确存在真实的玛丽并不超级性格偏弱,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才让佞臣们占据了上风,不巧刚好又是强女**凯瑟琳赫本所不擅长把握的角色类型,而作为补偿的浪漫情戏似乎也不太能够打动人,于是就只剩***导演福特从信仰坚贞的维度使劲往上拔……
先前看过《英宫恨》,再看这个剧情真是弱——死——啦——堂堂皇权争夺变成了爱情肥皂剧,难怪福特半截不想拍、Florence说你坞不尊重历史= =看在福特精妙的打光和转场设计以及三位主演精彩演出的份上给个及格分吧。马奇少有的演了暴躁老哥,可惜出场时间太少。结尾狱中惨死看得我这叫一个心疼啊【没想到36年他的颜还是很能打】
凯瑟琳赫本如果演伊丽莎白的话,就有很强的霸气,缺演了一个如此知性的苏格兰女王。
最后两个女王对峙,玛丽女王说“You are not a woman.”伊丽莎白女王说“I am a Queen.”黑白片**前者是正角,后者是反派。同样的台词放在今天,正反派刚好要换过来。
两版《英宫恨》都是在喜欢玛丽演员的情况下倒向E1,最感动的戏也是两女王唯一的对手戏...文学影视作品好像特喜欢把她俩放一起做对比,就好像放弃爱情心再狠点就能当好女王一样,当一位明君起码得通晓经济政治法律人文地理**才行吧,只会整人宫斗的那是慈禧
看完茨威格的玛丽传记小说后再看的电影。和小说的情节相比电影单薄太多。男主角的演出有些脸谱化,但赫本有几个桥段真是让我回味。其中一次是她面对绝尘而去的博斯维尔时的怔怔泪眼。不知直接看电影会否有不易理解的感觉。她的一生用两个小时的电影表现到如此已很不错了。
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福特拍摄的****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传记片。超多的台词全部室内搭景拍摄在加上让舞台剧出生的凯瑟琳.赫本来主演基本上就是一出****,或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台词稍微的编写的通俗一点。
看的第一部关于英国**的电影,印象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