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不搭又名13 Is Not Much、Sap Sup Bup Dub
唐書璇是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的奇蹟作者,每部作品均於題材和風格創出特色。她憑糅合古典文藝和心理探討的《董夫人》(1970)成名,再犯險拍攝**風暴中人性表現的《再見中國》(1974)而果然遭禁;第三部作品《十三不搭》又大異其趣,借中國「國粹」打麻雀大加發揮,刻劃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和香港社會。「十三不搭」是麻雀術語,即手上的十三張牌完全不成對子或搭子,但「食糊」即「爆棚」,不容小覷。影片由多個風格迥異的小段落組成,粵語光棍喜劇、寫實文藝、歐西軟***,甚至警匪恐怖、希治閣式懸疑及體育旁述,跳越不拘,不避俚俗,組成任性真率的整體風格,雖順應七十年代時興的雜錦片潮流,但自由實驗的精神則屬罕見。 《十三不搭》中,攻打四方城不能為人生贏得勝利,卻是各階層的生活**劑。年邁貧困、終日撞板的騙子,落寞而死的南來文人,*男、肉彈、貴婦,無論人物如何虛張聲勢,放縱古惑,都不...
发布于1975年。由唐书璇执导,并且由编剧唐书璇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叶枫、关山、林翠、郑少秋、沈殿霞、谢贤、狄波拉、梁醒波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75-09-18(中国香港)公映的电影。
这种颠覆本质,使影片看似散乱,但在各片段的组合上,唐书璇其实花了不少心思。该片开首故意让观众误以为是悬疑惊栗片,已说明影片表里性质之不同。接续的依然是藉打**切入的**议题。黄淑仪怀疑曾江饰演的丈夫有外遇,女性好友与她力邀曾江齐齐打**,希望可以留住他的心,岂料曾江始终心不在焉。
正因《十三不搭》是如此不拘一格,难以定性,影片上映时,就令不少影评**失所望,认为是迎合大众口味、向现实妥协之作。刘成汉《唐书璇的问题》一文的批评,可谓是当时影评人观点的代表:“《十三不搭》是一部讽刺香港人沉迷打**的喜剧,出发点是讨好的噱头电影,跟唐书璇过去的两部纯粹个人创作完全不同,但可惜《十三不搭》不论在电影本身和商业上都是未能成功的。噱头电影、半西不中、走投机路线……这些评语,几乎是当时大部分影评人的共通看法。可是一如上述的分析,这绝对是对该片的误读:一、将该片定性为单纯的喜剧,不明其颠覆的用心,遂认为影片幽默感不足,对悲剧、正剧的部分大惑不解,甚至认为是“不庄不谐,不伦不类”。
1970年代香港流行的折子戏,以打**的小趣剧串联起来,涵盖完全不同的类型。片名“十三不搭”就是说手上的***牌完全不成对子,果然这些趣剧也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国粤语还混搭,绝对十三不靠,哪哪不挨着。相同的是对打牌入迷的讽刺,最喜欢的还是梁醒波和罗兰那段。
围绕着打**的小故事集,只有一两段还算能看,其他大部分都想着赶紧快进。唐书璇还剩一部《董夫人》,希望不要让我再失望了。
補記 2年前看大銀幕. 戲院大堂掛幕布看....
短片集锦,有赌有色,堪称香港70年代**大观。
比較有趣的作品。羅蘭與梁醒波演的婚禮老千挺出神的。最後鄭少秋的故事黑色幽默。
完全可以当默片看。至此唐书璇作品刷完,最爱还是董夫人,再见中国犀利无匹,令人激赏。。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是永远吃不完的饭局,而本片则是永远打不停的**;《自由的幻影》的**荒诞超现实的段落,本片则是**滑稽逗趣风格迥异的小故事。
未竟全功的喜劇,但某些段落無疑出彩,比今時今日的電影還是多了靈光.
類型混搭,實驗性強,各個階層浮世繪,兩個字:大膽
那些打油詩其實我沒覺太有趣。好些片段的開展與完成度也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