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又名Wheat Harvest
时值六月,麦尖已经泛黄。苗从北京回到河北老家。他爹趴在炕上输液;**出门赶集了……生活好像从来就是这样,平常,没有意外。 早先一段日子,在北京东郊,一个叫高西店的混乱肮脏的街边,在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转灯的昏暗的小**里,苗这个才满二十岁的农村丫头,她的**生活便露出一角…… 她说决不跟客人动感情,却瞧上一个叫强的**…… 姐妹儿间虽说隔着心眼儿,却不耽误一块去找乐子…… 她瞧不起高西店的老板娘,因为她"太贪财了"…… 她忘不了先前带她来北京入行的头一个老板——陈哥,可惜,去年冬天他出了事…… 她爹病重,她把所有的钱都贴给家里,自个儿打算揣着一百块钱再回北京混…… 一晃,麦子熟透了,可阴雨连天,不能开镰…… 本片围绕麦收的前后,记录了一个人的两种处境,两种生活。一个人又是怎么去应付招架这一切的……表达出了复杂人性的本来。
发布于2008年。由徐童执导,并且由编剧徐童携幕后团队创作。并于2008(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
《麦收》充满了戏剧张力,它的气息是急促的,多用短镜头,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其中甚至可以看到他小说风格的影子,短句居多,描写和情绪都十分直接 。《麦收》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主人公在家里收割小麦,收割机在农田里工作。这个镜头一般是通过拉镜头,最终以全景结束。
世上的故事,说的人很淡然,一切也都不会变
约酒的**给洪苗打来的那个电话,一旁的导演叫了两次开扬声器,这是全片让我最不舒*的一个地方。描述边缘人的影像或许可能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但那足以融冰的温热才是它存在的主要理由。
那么多人卑微地负重活着,也在卑微的爱情里搀扶着过路,可似乎和我们自以为的普通人并无本质的区别。也许人活着本就是苦,过程虽不同,感受可能却是差不多的。而我也不再追究自己是不是错、该不该**,也不想套路地生活。何必过得那样瞻前顾后,熬完通宵这一宿,再说吧。
徐童的镜头一直让我觉得不舒*,他和王兵式的藏匿、隐化镜头的方式截然相反,他往往在故事中,以朋友或私人的身份诱引话题,将阐述者某一时的态公之于屏幕,说实话这种窥私之欲和公共之语是不可转换的,这种艺术性的生活片段放大是不道德的,于算命者的夜谈是,于****的记事也是。
姐妹儿们跨在工作台上像谈论庄稼一样比较**的素质,不断和**煲电话的建筑小工用自己也不信的肉麻话排解寂寞,回家,又是麦收的季节。田里没有年轻人的身影。
为什么那些女权主义者会抨击导演呢?他们从潜意识上就是站在高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些****。如果去除社会给予她们的身份,她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很好的一个片子。徐童说,红苗结了婚,刚刚生了一个女儿,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没看过徐童,你不算真的懂中国人的游民性格
她是个****,也是孝顺闺女。
《麦收》把注意力从“**”这个概念转移到了“人”身上。整体来说是部勇敢的电影。不担心女主角红苗以后会怎样面对曾经做过**,只是这个拍摄都向其父母保密,待电影公映那一天,这一切还能隐藏么?我比较担心她的父母,何况又年高病危。 还有一点,这是我目前见到的第一个描写5·12地震**情形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