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考验原名:Проверка на дорогах,又名路上的检查、试驾之路、Proverka na dorogakh、Check-up On the Roads
1942年冬季。在一北-西部地区的俄罗斯,拉扎廖夫是个曾经主动缴械投降德军的俄罗斯人,他要求加入游击队为同胞做点贡献,以洗脱自己曾投敌的耻辱。大家对他还是不大信任,但游击队长洛科特科夫坚决主张把他留下考验。接着的日子里,拉扎廖夫为游击队立过功,但大家仍然对他有成见,每次都是洛科特科夫为他挺住说情。在一次游击队**德***物资的战斗中,拉扎廖夫为了掩护战友及劫获的**物资列车安全撤离,他没有独自撤退,而是一人与德军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发布于1986年。由阿列克谢·日尔曼执导,并且由编剧尤里·格尔曼、爱德华·沃洛达尔斯基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罗兰·贝科夫、安纳托利·索洛尼岑、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奥列格·鲍里索夫、费奥多尔·奥迪诺科夫、Anda Zaice、Gennadi Dyudyayev、玛伊娅·布尔加科娃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6-11-28(苏联)公映的电影。
重看减去一星。前面以及全片蔓延着的气氛的确不错,天地不仁的冷峻与寒冷,以及在战争年代无所不在的绝望。前面尤其好。本身语境中所带有的身临其境式的战争纪事感觉,以及导演在摄影上面的尽心尽力设计(超现实感觉与创新式**感的构图)都让**罢不能。不过后面的叙事节奏太差,最后,胜利的桥段又过于突兀,与全片氛围严重不搭配,可以说是相当可惜了。还有两点,第一点,阿列克谢日耳曼一开头就用画外音的标志性手法,很早就开始了,第二点,影片为了真实吸引而导致苏联政委以及中低层军官的形象过于“硬核”,以及太多地方对于善恶标准的模糊刻画,和对权力的恰到好处的反思,应该是被禁的主要原因。相对来说,中国电影在**管理方面对比苏联确实要宽泛不少。
忠诚、集体、生命、个人,抽象的概念放到现实生活中,具体到每一个人,有些就变成恐怖的东西,有些就被忽略了。被俘虏的同胞还是同胞吗?中国人苏联人日本人说,他们是敌人。有些国家会把被俘虏后的同胞当成英雄,因为他们是为这个国家遭受了痛苦和侮辱。拉扎廖夫只有一个出路,以死明志。在他被俘虏的那一刻起,他作为苏联人已经死了。他反而要为自己心中的苏联流尽最后一滴血,唉。
只有苏联,才能拍出这样深邃、悲壮、诗意、人性的战争片。
俄罗斯人眼里的战争,从来都是血染红雪,血消融冰,人来血荡漾,人去雪茫茫~~
冷风如刀扫大地,万里飞雪万物融,途中考验死方休,战地黄花分外香。
滚烫的**烧得雪地滋滋作响,生命的火花渐渐**。伴随《告别斯拉夫**》行进的钢铁洪流,久别重逢的战友,指挥交通的缺牙女兵笑得如此好看,最是那一偏头的温柔,战地黄花分外香.把战争拍得这么悲壮、温暖、隽永,唯有俄罗斯!
簡潔有力不失宏大的調度;大部分由近至遠的鏡頭切換又見給力的教科書示範;戰爭背景下,政治對人雪上加霜的殘害;身不由己的人們幾次被迫逃跑,追上大隊,主角的生存渴望和救贖之欲,竭盡一切最後也是沒有追上將駛回本國的列車;設計幽默的戲劇動作帶著苦澀。又一部**的導演處女作。
二战期间一个被迫为德国战斗的**俘虏兵主****游击队投降,想要重新报效祖国。作为**大师级的导演阿列克谢日耳曼被雪藏15年的**作,影片聚焦于战争中小人物身不由已的命运,深刻批评战争的英雄主义——有时英雄壮举只是无奈下的选择,而且他们并不一定能拥有相称的荣誉。
反英雄主义,演员的表现很好,大场面的方位感很强,结尾那场戏可能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主题。槽点:炸桥那场插叙开始阶段没有明显标志,容易给观众造成困扰;主演一张英雄的脸淡化了影片反英雄的特征
本片正是日爾曼獨立製作的處女長片(劇本改編自父親的小說《新年行動》)。無論從場面調度,鏡頭運用和演員演技來看都看出了本片的極高水平!果然,日爾曼的早期作品是那般的暢快淋漓!當然,《死者來信》,《翼》,《小提琴與壓路機》以及《潛行者》中的不少主角都紛紛登場!另外,片子禁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