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故事的影像化原名:Moral Tales, Filmic Issues,又名A Conversation Between Barbet Schroeder And Eric Rohmer、侯麦和制片人施罗德
Included on the DVD of The Bakery Girl of Monceau, part of the Six Moral Tales box set released by Criterion in 2006
发布于2006年。由Barbet Schroeder执导,集众多位埃里克·侯麦、巴贝特·施罗德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6-08-15公映的电影。
他在新浪潮里热度比较低,他的作品却值得细细回味,他算是一个老派的务实的电影人,本片是他与制片人施罗德对谈,算是对当初拍摄的回忆,主要谈六个道德故事,系列的由来是这些角**根据他们的道德准则来做事,谈到了黑白、录音、音乐、剪辑诸方面。
5.0。1.从色彩、画幅、现场收音、环境音、道德主题等多方面讲述自己的电影,算是导演自身的创作谈,适合看完六个道德故事之后对应着看。2.如果理解道德,侯麦自己说,《克莱尔的膝盖》是关于**。3.有关色彩,侯麦从创作想法开始,就给自己不同电影分配出不同的色彩。4.千万不要说“戈达尔去世标志**电影新浪潮完了”这种**话,采访者巴贝特·施拉德作为新浪潮五虎多部电影的制片人还健在。
看之前没想过 侯麦之前的创作会有那么多困难,莫名感受到侯麦有些许拘谨,但在交流的时候对自己的创作又是那么的认真确定,真好,感谢搭档,感谢基金会,感谢有好的创作环境
和新浪潮其他人相比,侯麦通常被批评过于文学性而忽略场景等**元素。整个对谈下来,可以从两方面回应。一是侯麦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布景变化/季节选择/自然丰富的环境**颜色等,侯麦女孩和侯麦装饰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性。其二就涉及电影本质了:电影更接近戏剧还是小说?侯麦认为是后者,他像巴尔扎克那样反复讨论相似话题,比如道德系列中的“道德”是说电影人物按照某种道德准则行动,并强调准则的反传统面向,比如女收藏家的**。通常的电影会以故事冲突的方式激烈呈现,侯麦则试图让人们自然地公开谈论道德和政治——这很有吸引力:激烈奇幻的故事或许好看,但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更加日常的,潜在的道德行动构成我们自己,这些值得谈论和检视。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电影是对梦想的表达,还是基于现实的呈现?显然侯麦是后者,而且很极致。
侯麦还是很务实的。很讲究颜色:每一部片有一个主题颜色,像彩虹上的色谱一样。另外侯麦还喜欢天然的、乐观的东西:从环境到演技——为了演技的自然,避免后期录音,但要利用环境音创造有趣的效果,还要慎用音乐。以及侯麦还和希区柯克等大师一样都有受过如茂瑙等德国表现主义时期的影响:Kammerspielfilm. 伯格曼肯定也有吧。总之,侯麦的电影相比戏剧更像短篇小说,跟诗没关系...这一点也是基于其作为**新浪潮的大将之一深受巴赞理论的影响吧——电影就是基于现实的...所以他的片子基本没有梦境除了《午后之爱》开头一小段男主 **. 不像伯格曼、塔可夫斯基、费里尼这么喜欢拍梦...咦,这电影的三位一体都是擅长拍梦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才是把握电影本质的人?
l’entretien infini, Behavioral movement theory. Rohmer, Agile cogitation and expression
太珍贵的影像资料了。好的对话,尤其是挖掘这些大师的思想的,那些浅薄的美女帅哥知名记者(我国的)记者是无法完成的,这个对谈着是跟他有过多次**的制片***自己拍片,虽然量级上稍差,但却能够提出关键问题,而且可以是匹配的对谈者。拍摄时侯麦已经86岁高龄,虽然瘦弱的身体蜷缩在扶手椅内
几乎都是干货……侯麦可能是我看过的最谦虚平和的导演 对自己电影里的元素既不过分强调也不故作高深 采访人是和侯麦一起创办了Les films du losange的曾经好**Barbet Schroeder 侯麦当初和音乐人解释要什么音乐的时候自己示范打鼓 然后**就开始跟着敲罐子 结果就录下来用了哈哈
【侯麦理解的男女游戏/7.6(评分无用,只为记录个人赞同值)】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男女关于所谓“爱情”的游戏都多么的可笑。
“写完《Elisabeth》后我才思枯竭,直到读了《Bartleby the Scrivener》才产生灵感”——道德故事源起;侯麦从《电影手册》辞职后曾和特吕弗有过争执,后来特吕弗又替侯麦拉赞助拍片,侯麦对此深怀感激;现场收音,一条就过;六个道德故事都有一个来自彩虹的颜色;“我不知道未来电影会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