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原名:Lillian,又名莉莲
莉莲,一个滞留在纽约市的**,决定步行回她的祖国俄罗斯。她毅然踏上了漫漫征程。一部穿越美国****斯加严寒的公路电影。一部缓慢消失的编年史。
发布于2019年。由安德烈艾斯·霍瓦斯执导,并且由编剧安德烈艾斯·霍瓦斯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帕特丽茨娅·普莱尼克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9-05-20(戛纳电影节),2019-09-06(奥地利)公映的电影。
第72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首作奖)(提名)。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提名)。
跟着莉莉安一直往西边走,地图上的白令海峡无法抵达,在那即将到达的对面是没有人影的冰川与要把人活埋的冰水,故事就这样结束。她无言地走过很多路,碰到坏人,警察,好人,窥见陌生人的生活,走过每一个旷达的天地。
3.5 不是很喜欢这个结尾,莫名其妙的。如果女主最后走到了俄罗斯我会更喜欢这部电影,反正很多地方都很理想化,那改编的彻底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不需要任何帮助的流**孩,从纽约步行到俄罗斯,镜头聚焦在生活吃喝住行上、自然风光、人文邂逅。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是也通过她的视野反映了许多当今世界的周遭。btw,最后鲸鱼身上一块一块被割下来真的很惊悚!
震惊了,这不就是《捕鲸男孩》的前传吗!不仅“捕鲸”情节直接相连,两位主角的故事和路线也高度对应:男孩从过去走向未来,女孩从春天走向冬天。
用野生动物的视角去接近人类居住的城市应该会很恐怖。结尾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躺在冰面上静静地结束就是妥妥的五星!准备流浪的,严重社交功能障碍的,拒绝沟通的,绝望又不求助的,想在荒漠草原山间小路里把自己走死的,来吧
将一桩百年前的真实**搬到了今天,注入了新的内容,不过同样表现的是怪异而孤独的人生。主女角穿越了整个北美,一直行走在路上,最后不知所终。借由她的旅程,观众也看到了北美的壮丽景致。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逐与流浪,一边看一边疯狂截图,第一次看如此特别的公路电影,横穿***,沿途的奇川异景,城市与乡村,田野与湖泊,海岸与森林,破铜烂铁,就地取衣,像野生动物那样觅食,天啊,好像体验一把这样的流浪。
在《莉莉安》的眼界里,繁华绝不是美国的标签,荒凉才是。影片将这种荒芜而悲凉的空虚感的源头指向了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资源稀缺和物质过剩,这也是为什么女主角能够依赖**废弃建筑、以及各类垃圾食品维持生存并以陌生人、流浪者抑或旁观者的身份穿越美国的原因。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饿不死人但却可以令人娱乐至死的发达****世界。不属于这里的游客对这片土地没有任何情感,故而这个俄罗斯女战士对于自身的遭遇也不打算发表任何看法。我们看到,她与这个到处贩卖**和制造需求的《消费社会》时刻保持着距离——她的信念只有一个:回家。这一最为本能和自然的举动反而更能衬托出美国本土居民对于「家乡」的态度:密集的广播与演讲听上去如此矛盾而**。倘若作为一种**,那么源自这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声音远比旅行者身上的那把水果刀更具威胁。
一次非常奇特的观影体验。故事接近0分,受到上世纪试图从纽约回到俄罗斯的Lillian启发的故事被置换到时间线较近的当代,人际互动、电子工具、行为逻辑通通缺乏更多着墨解释,仿佛只是强行赶着她上路。但堪比Nat Geo大片的极致摄影,从城市到郊外,从陆地到海岸,捕捉了角色所经之处所拥有的**山川地貌和人文景象,完全可作为成熟的旅行纪录作品进行鉴赏。这种反差个性十足,但还是过于冗长乏味了。
#31stTrieste#主竞赛。戛纳双周→塞萨洛尼基→的里雅斯特。尤里西塞德尔制片。(一开始以为是个雷不过看了看也没那么差嘛)一查导演是纪录片出身怪不得拍得那么像纪录片……片子似与瓦尔达[天涯沦落女]有对话关系,但整体而言是部绝对的存在主义电影,不去尝试理解和解释女主角为何要走这点还是不错的。故事原型是从纽约走回俄罗斯路上失踪的俄裔女孩,不过片子拍得也不算现实主义,较真就没法看了。导演纪录片的敏感让她捕捉了诸如美国锈带之类凋敝的小镇,老年人等等(一度我以为这是影片的主题)。后来神转折到失踪女性,又差点转到环保片我也是惊呆了。不过结尾的传说-捕鲸-洋娃娃的处理,我相当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