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之心原名:The Avenging Conscience,又名Thou Shalt Not Kill
发布于1914年。由大卫·格里菲斯执导,并且由编剧埃德加·爱伦·坡、大卫·格里菲斯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亨利·B·沃斯奥、斯波蒂斯伍德·艾特肯、布兰彻·斯薇特、乔治·西格曼、拉尔夫·李维斯、梅·马什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14-08-24公映的电影。
将首尾的真实叙述连接起来,这只是一个不生效力的呆板故事,恰是中间紧张、狂乱、阴暗的**,赋予其突破现实、纵横游弋的电影魔法,如果格里菲斯的道德说教在最后还能稍稍不致使人反感,那一定是因为前缀的凶斜段落铺排地足够惊人。漫游不散的鬼影,意大利人、侦探乃至恋人安娜贝尔都因死去的叔叔而转化为不同形状的折磨灵魂的刑具。这种煎熬也始终同缓慢节奏及对得以透现心灵的面容的深度信任与关注相配合。这件凶杀案不存在现实逻辑,而只有心理的*纵,就比如**的并未经由深思熟虑的考量,而仅是受蜘蛛食蝇的启发,恶念的发作汹涌如潮,强烈到近乎**的冲突(由心灵纠缠及至械斗)也许才是格里菲斯影片的基石,而非老迈乐观的道德主义。
格里菲斯的《良心的报复》(1914)杰出地采用了两种蒙太奇,事实上,一部分影片是由下述情节的交替表现而组成,即年轻姑娘痛哭爱人远去同老人为青春消逝而痛苦,因此,这种交替不仅是以两个情节的同时性为基础(这就使我决定称之为交替蒙太奇),而且也以两个人物绝望痛苦的象征性接近为基础(平行蒙太奇)。——原注//[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p126
2131 1.没想到是继《党同伐异》后第二喜欢的格里菲斯作品。 2.为什么不沿用原作的翻译“**的心”,而取八竿子打不着的“**”二字? 3.无论是《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宏大叙事,《残花泪》的浪漫主义,《党同伐异》的个人见解,还是这部《**之心》里的对人心幽微的探寻,都体现了格里菲斯作为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作者的素质。 4.做了自以为是的、极大程度损伤了原作文学性的改编,或许那时即使是格里菲斯也还是认为电影不能摆脱“自洽”的情节故事;而即使现如今,在经历了电影史上的“新浪潮”后,评论区仍不乏一些“狗血”字眼的评价,不得不说极具讽刺。
大卫·格里菲斯把电影玩出花,领先同**导演很多。细节描摹和心理刻画出***魂叠化和侦探审讯的紧张**氛围营造到位。现在眼光看剧情觉得平常,当年应该很不错吧。01:24:57,B站观看。豆瓣8.0,第135人评分
结尾使得一切都合理了起来,为了私欲动了杀心,格里菲斯貌似很喜欢拍为了爱情而报仇的故事,电影手法很赞,甚至有点德国表现主义的意思
电影史116:虽然结尾峰回路转,用一场噩梦和大团圆兜住了前面的剧情,但故事的内核仍然是一个俄狄浦斯式弑父主题的故事,只是更狗血:男主角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抚养长大,他爱上一个**,但舅舅不同意,因此谋生了**舅舅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最后在舅舅的阴魂不散和自我的良心谴责里走向毁灭,女孩也在知道真相后绝望跳崖。电影在侦探*问男主的部分用一大段蒙太奇将紧张气氛烘托到极致,通过快速切换、推轨镜头和面部特写,结合座钟的摇摆、铅笔敲桌子、抖腿、猫头鹰等凸显紧张感的元素,逐步升级情绪张力,直到男主全面崩溃。除了这点,其他真的挺狗血的,难看。
影片最后25分钟华彩,包含了,一段精妙的情绪剪辑,被审问的男主,慌张的手,敲击桌子的铅笔,摇摆的挂钟,不断加速模拟男主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中间还插入封住逃跑路口的重要剧情,简洁有效。灵魂的叠化和最后想象中的家破人亡都非常有想象力。
格里菲斯改编爱伦坡"THE TELLTALE HEART",然而只是一场梦
还是很讨厌这种结尾,浪费我感情= =小屋片段像是《国家》的预演
7.8/10,CU多處運用(嬰兒,蜘蛛,蟻,懺悔),以上成功鋪敘了人物的行動,特別是蜘蛛捕食的比喻。另外亦有疊印效果,靈魂及耶穌的出現,更加強打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