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的灯光原名:Flickering Lights,又名またたく光
发布于2023年。由阿努帕玛·斯里尼瓦桑、阿尼班·杜塔执导,并于2023-10-05(山形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以供電的角度講邊境人民的生活,新穎而獨特
前半段特别好,等待电力,等待光明,一日一日打发时光,但后半段对现代化的乐观主义色彩却是有几分可疑的。
从一支手电筒光划破黑夜 到人物总处于半明半两中 “把前廊点亮吧 不然就不像有电了” 说这话的**自己坐在阴影里 看着前方一点点的微光亮 本就害怕黑暗 通电之后灯一熄灭夜变得更黑了 经历电力从无到有的过程才知道光意味着什么
有灯光的时候人会变得不习惯黑暗,忘记过去仅有的月光也能带来明亮。更大的野心被丢在角落了,只是因为生活有了一点可见的改善。这不就是腐化了的当代**吗?温良的背面是短见,好处总不会单独而来。
#TIDFxDAFilms# This documentary is really well-made and complete! Symbolically, a small point leads to the whole political background. Flickering lights, flickering democracy, and flickering peace.
8。SFF 2024 @Louie /音乐太好了,好喜欢。/有人问导演为什么会想到在这个村里拍这个纪录片,导演说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而是2005-2015 在这个地区生活了十几年,走过很多村落,观察体验过当地的很多事情,才有了这个想法。具体通电时间也是完全不在他们掌控之内的,导演说他们本来以为两个月就能通电,没想到拖了很久,拍摄时期待通电的心情是跟着村民们一起波动的。
#TIDF 太喜欢电力这个切入点了!观影全程有一种等待戈多的感觉!
#36th IDFA#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赞颂上帝,赞颂生活,赞颂光明,信仰与希望在劳作中建立,**与质疑在时间中交融。简单而朴素的现实关照。
#2023BIFF 导演在映前视*里所说的意思是,这个区域一直以来受政府忽视,被边缘化,以至于连电力都没有。然而纪录片的呈现和她的判断有所出入,没有通电时的人们所展露出的并不是痛苦与埋怨,他们的生活并不因为没有电而无法继续。电力的接入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接轨现代社会,这真是一件好事吗?对于生活在地理环境合适,能够自给自足并且生活的较为舒适的人们,把他们边缘化/拉入现代社会是否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呢?是否都是一种不由分说的大家长视角呢?
做“苦力”的男人们、小卖部里的“**”、充满怀疑的老者...围绕电力展开的情节剧。实际自治的欢愉与夹杂在国界中的矛盾身份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