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焦虑原名:Nervous Translation,又名写我小心情(港)、成长的发声练习(台)
电影背景设在 1988 年底菲律宾结束**统治时期。八岁女孩雅艾尔因为害羞的性格常常出丑,喜欢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当母亲在当地鞋厂工作时,她在家里玩过家家,有时还忘记拿出冰箱里的剩饭来吃。晚上,她一边和母亲看肥皂剧,一边帮母亲剪下白发,收集一束白发能换来 25 分。她的父亲常年在沙特***,偶尔寄来的录音带成为她了解父亲的唯一方式。虽然家里的录音机经常“吃掉” 录音带,这并不能阻止雅艾尔偷偷听父亲的带子。一天晚上,她不小心听到了父亲专门录给母亲的带子……
发布于2017年。由希瑞·赛诺执导,并且由编剧希瑞·赛诺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雅娜·阿贡奇洛、锡德·卢塞罗、Angge Santos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7-11-14(马尼拉)公映的电影。
第47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老虎奖(提名)。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编剧。
第20届台北电影节:国际新导演竞赛(提名)。
一些还达不到“符号”标准的物质堆积,媒介考古可能会感兴趣,但影像创作力来说不行,不看导演说明真的看不懂……也许淹水算是个影像亮点,但我前几天刚看过Housekeeping,那个也太好了,相比之下木有可比性。而且人物关系好奇怪啊,尤其是母女关系,没有情绪没有情感,说是讨论政治背景下的diaspora,但完全木有表达出来。前些年的鹿特丹选片真的问题很大。
#三大洲线上# 碎片化的童年掠影。故事性缺乏,后半段走向逐渐成谜,其实不太能理解笔的出现。但是拔白头发给钱这个场景倒是勾起了回忆。
導演的可塑性高,對於影像的掌握和細膩編排都有巧思,雖然私影像的故事還是有點難表露情感,但同樣的水,卻讓人想起蔡明亮的臉,關於思念、流動,和錄音機傳出的模仿翻譯。導演未來可持續關注
构思很巧妙,有想法,但是表现得略不够,听了q&a后才知道到底要讲什么。画面很美很细腻;小女孩的日常;最后的洪水毁掉了一切;导演表示是因为自己梦到一只笔,可以缓解她的紧张,所以决定在影片中安排了笔的情节;还探讨了物品与人的关系,消费主义
让人焦虑的是核心政治背景没在银幕上翻译出来。
令人非常不适的是母女之间的对抗感,感情的疏离、物品的分割和行为的遮掩使得爱的表达充满了**的**与羞耻。人间笔如何使世界更美好并没有说,这也是消费主义惯常的**,但给了焦虑却无从抒发的人一个想象的希望,嘛,这个我是明白的。以及这个标题翻译不好,叫“焦虑的转化”就好了,hhhhh
摄影、剪接、美术、声音设计都见精心。父亲缺席的小女孩的日常与想象世界,录音带、电视肥皂剧、新闻里的****(马科斯)、日本广告宣传的消费文化、迪斯科…日常片段平行式的呈现,缺乏叙事推**,尽管有形式上的实验性,不会获得多数观众喜爱。多为内景戏,幽闭室内或公车内,外景因台风造成洪灾
Searching for a pen for beautiful life. 迷你厨房和淹水纸模,有点意思。
对历史的介入方式懵懂又**,历史踏着尸骨前进,美好的生活总是不堪一击
#2018IFFR# Hivos Tiger竞赛,NETPAC奖。菲律宾版的“爸爸不在家”。作为留守儿童的小女孩的(跳切和超现实的)世界。1987年的**背景,录音带和电视节目与想象的关系。视听还算有风格,题目不明觉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