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季
发布于2022年。集众多位撒贝宁、王嘉宁、郭秋成、毕彦君、段奕宏、万茜、丁勇岱、王森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22-09-24(中国大陆)公映的综艺。
龚自珍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许慎《说文解字·叙》:“盖文字者,经艺之本,**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近代黄侃:“许君说字,皆有征信,经,典之有征者,则征之经典,经典之无征者,更访之通人;其有心知其意,无可取征者,则宁从盖阙,以避不敏。” 刘勰《文心雕龙·征圣》:“陶铸**,功在上哲。”
个人觉得比第一季好看,最重要的是没有像《国**藏》请刘浩存、鹿晗之流,就当是看一些老戏骨和演技派出演历史元素的舞台剧也是十分养眼的。 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永乐大典》部分明显是回避了朱棣毁书、**的历史。不过最后孙思邈的部分,揭露除了隋朝末期,百姓自断手脚以躲避劳役的真实历史,值得好评! 看完这个节目,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和每一个个体,对于“大棋”、“全局”、“集体”愈来愈厌恶、反胃。
如果说第一季是“撒贝宁穿越古书记”,那么第二季就是“撒贝宁古书展览会”,由于第二季的典籍名气普遍要逊于第一季,所以节目里向观众解释的需要更多了,另外每本书的主角定位也模糊不定,比如“陈济”“郑玄”“大小毛公”……许多情节总感觉第二季比第一季要生硬,很多地方煽情也不到位,以致于忽略了典籍本身。而“礼记”这期又与“传习录”的节奏十分相似,演员亦相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从整体上来看,剧本质量已经足够好了,但相比上一季却还不够精炼,第一季的整体质量都要强过目前本季的前四篇。
撒贝宁的主持风格和第一季相比变化不大,王嘉宁表现得比前一季更自然了。***《永乐大典》只能说算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第二集《汉书》讲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女)两代人矢志修史和班超远赴西域投笔从戎的故事非常感人。这节目别出心裁,通过穿越时空与古人的对话,深刻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顺便鄙视一下胡说清朝打断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那条短评,一看就是日谍在搬弄是非,知不知道“二十四史”是清朝钦定的!
最令我动容的是我们无法欺骗陈济永乐大典缺失的遗憾,段奕宏那悲伤若失又怅然潇洒的从容与悲怆。
别出心裁以班昭的女性视角讲述班氏两代人接续撰写「汉书」的故事,是女性的力量,也是传承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
看了《永乐大典》这一期,历史文学小白也能很舒适走进巨著的创作情景,了解古人写书的不易和珍贵,近代人护书的艰辛和无私。好在现在社会风气是开放包容自由的,愿中华民族文化昌盛,绵延不绝。
终于等到了 鉴于第一季有的人喷这个事情 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初衷是让我们现代人去积极地读书 而不是抓住一点毛病就开始疯狂做文章 读书是出发点 节目是启蒙作用 至少这个节目让我真的去翻看了很多古文的书籍 并衍生出很多关于中国文化近代史的书籍 培养了读书浓厚的兴趣 这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
看到 段奕宏这期 才发现 原来还有这么个宝藏综艺 觉得应该补补课了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时期。回顾第一季的典籍中,有四部是明朝的,一部史记是汉朝的,剩下都是先秦的。这不是偶然,明朝中期以后,印刷术发***文自由思想发展,各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人物。 只是这一进程被清所打断,***的存在,使得私自著书变成了一种动辄杀头的高危行为,《四库全书》对古籍的销毁删改更是不计其数。结果是清朝学者形成乾嘉学派,只能专注于考据经史,而不敢过问世事。